庆阳县免费法律咨询(庆阳市法律援助热线)
本文目录一览:
谁知道明清制18行省的名字?
1、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甘肃正式设省,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长官为平章政事),简称甘肃行省,治所在甘州路的甘州(今张掖市)。省辖7 路、5 个直隶州、4 个府、22属州、24县。省境东部地区属陕西行省。另外还置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主掌监察,隶属于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2、行省制度始于元朝,为明清两代所沿用。清朝入主中原后,将东北地区、新疆、青海、蒙古等边疆地带纳入朝廷统治之下,边疆与内地的界限得以消除。然而,清朝前期严格限制边地人口流动,导致边疆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长期停滞,领土不断被列强蚕食。
3、朱元璋改革元代行省制度,宣布最大的行政区划是布政使司,由布政使总一 省的行政大权,其性质仍同行省,因此习惯上还称为省。洪武十三年(1380 年)明太祖为加强皇权,罢中书省,六部直属皇帝,原中书省所辖的地区也 归六部,名为直隶。
4、清代沿袭明朝的旧制,以省作为高层政区,以总督、巡抚作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并且把督抚辖区逐渐调整到和明代省区相一致。后来在康熙初年,把明代遗留的两京十三司行政区调整成十八个地方行政单位,清政府开始没有给这些新诞生的行政区起名字,后来按俗称也就叫“省“。
5、行省为中国元朝、明朝、清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的国家一级行政区划的简称,民间简称“省”。元朝“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明朝“承宣布政使司”,民间简称“行省”;清朝“布政使司”,通称“行省”。明朝行政区划,明初曾沿袭元朝的行省制,但后来深感不便,于是进行了全面改革。
6、山东省(鲁)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金时,在开封以东地区设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山东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清初设山东省。辖区为春秋时鲁国地,故简称鲁。1河南省(豫)古称黄河以南地区为河南。汉设豫州部。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路。元置河南江北行省。明初设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