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县(虔南县)免费法律咨询(全南县寺庙)
本文目录一览:
全南县基本概况
全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360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河流众多,总面积165平方千米的水域覆盖了县境。县城内桃江河穿流而过,年平均气温18度,无霜期较长,森林覆盖率高达80%,是南方的重点林业县之一,矿产资源丰富,如钨、锡、铀、稀土等。
位于全南县西南部,距离县城18公里,东邻城厢镇和金龙镇,南与南迳镇接壤,西与广东省始兴县相连,北接龙源坝镇。乡下辖8个行政村,96个村小组,人口总数为13568人,拥有99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其中耕地面积为9170亩,林地面积广阔,达12万亩。
位于全南县中心区域的城厢镇,作为县人民政府驻地,扮演着全南县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交通枢纽的重要角色。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由京珠—赣粤高速公路连接线所见证,交通便利,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网络覆盖广泛,信息交流便捷。
在全南县桃江源自然保护区附近,主要居住着4个行政村和43个自然村,总人口为4319人,这些居民全部为汉族。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和养殖业,2007年时,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096元,其中林业纯收入占了800元。
全南县的历史沿革
1、全南县历史悠久,其名称原为虔南,因位于虔州(现赣州)以南而得名。1957年起,正式更名为全南县。考古证据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便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前221年),虔南曾先后归属吴国和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虔南属于南?县,隶属于九江郡。
2、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县改称南野县,虔南属南野县地。195年(献帝兴平二年),析豫章郡置庐陵郡,南野隶之。虔南属南野县地。三国时属吴。236年(嘉禾五年),分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并析南野地置南安县。虔南属南安县地。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龙源坝乡隶属于全南县的第三区。随着历史的推进,解放初期,它归属全南第二区。1956年,该地区设立了龙源坝区,管辖着龙源坝、竹山、陂头和黄沙等乡。1958年,龙源坝地区成立了龙源坝公社,同时被划入国营八一垦殖场的第三分场。
全南县自然资源
森林覆盖率高达80%,是南方重要的林业县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钨、锡、铀、稀土等,大吉山钨矿位于县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包括豹猫、刺猬、苏门羚、黄麂等多种兽类,以及鹰、猫头鹰、白头翁等鸟类,鱼类有大鲵、鲤鱼、鲫鱼等9科35种,爬行两栖类如草花蛇、乌龟等,虫类则有蝉、蜻蜓、蚂蚁等。
位于江西省全南县南部的全南县桃江源自然保护区,坐落在南岭山脉北段的怀抱中,地理位置独特,东边紧邻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方则与广东省的翁源县和始兴县相接,特别是与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共同构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走廊。
兽类:主要有金钱豹、豹猫、刺猬(豪猪)、苏门羚(石羊)、黄麂、山鹿(黄黑山牛)、獐、狐狸、野猪、果子狸、豺、水獭、野兔、黄鼠狼、鼹鼠(芒杆兔)、家鼠、田鼠、松鼠、穿山甲、蝙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