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律师咨询(大柴旦行政委员会书记)
本文目录一览:
- 1、大柴旦行委书记什么级别
- 2、海西蒙古族自治州海西概况
- 3、大柴旦行政区气候
- 4、大柴旦行政区所辖乡镇
- 5、大柴旦属于哪个市县
- 6、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大柴旦行委书记什么级别
正县级。行委是行政委员会的简称,大柴旦行政委员会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是大柴旦行政区的行政管理机关,行委书记正县级级别。2020年7月29日,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在青海,行委就是县级的。行委是行政委员会的简称,在青海只有海西州有,共3个,分别是冷湖、茫崖、大柴旦,都在海西州的西部,驻地都是镇,叫西部三镇。都是属于海西州政府的派出机构,行政级别都是正县级。玉树是藏区,汉族在那里是绝对的少数民族,而且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
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的车牌号是:青,行政级别是:自治县,人口约:约3万人,人口密度为:1人/km,面积约:34000平方公里,邮政编码是:817000简介:大柴旦行委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境中北部,北与甘肃省毗连。总面积4万平方千米(青海省民政厅网站)。2003年末总人口3万人。
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部偏北的大柴旦行委,与甘肃省相邻,总面积达到34,000平方千米(数据来源于青海省民政厅网站)。截至2003年底,这里居住着约3万人口,以汉族为主,同时还有蒙古、藏、回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
海西蒙古族自治州海西概况
海西经济区是一个综合性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其目标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的西部,东西跨度达到837公里,南北宽度486公里,总面积达到358万平方公里,占据青海省总面积的417%。该州的核心区域是著名的柴达木盆地,面积达到266万平方公里,占州总面积的776%。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简称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青海省的西部。北自党金山口经祁连山脉的党河南山、牙马图山至木里达坂山西段,与甘肃省酒泉地区相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简称“海西”,是位于中国青海省西部的一个自治州。它因地处青海湖以西而得名,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独特地理位置的地区。
在海西州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16人。这样的地理环境,不仅为各民族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空间,也使得这里成为研究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宝贵样本。海西州的民族构成,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
大柴旦行政区气候
大柴旦地区海拔较高,行政中心柴旦镇海拔3173米,气候特征显著,全年多风且降水量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为85毫米,无霜期为108天,年平均气温4℃,气候类型为高原沙漠气候。大柴旦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湖泊多为盐湖,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周边山地的冰雪融水与地下水。
大柴旦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政区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的县级行政管理区,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北缘,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属于内陆高原荒漠气候。
大柴旦行政区是海西自治州直辖的县级行政管理区,行政区域包括德令哈市的柴旦镇、锡铁山镇2个镇。大柴旦属于青藏高原,海拔在2829—5655米之间,平均海拔3400米以上,属于高原荒漠气候。
大柴旦行政区所辖乡镇
鱼卡乡,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政区辖乡,位于行委辖区东部,北与甘肃省接壤,距行委驻地40公里。镇内以蒙古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0%以上,总人口约0.1万。镇辖小柴旦1个牧委会,以牧业为主,牧养绵羊、牦牛、黄牛、马等牲畜。青(海)新(疆)公路、敦(煌)格(尔木)公路穿境。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距省会西宁西南27公里的湟中区鲁沙尔镇,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已有400多年历史。香火鼎盛,影响深远。全寺建筑格局与众不同由许多独立的佛塔,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和大经堂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尤为著名。
格尔木是青海省下辖的县级市,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理,位于青海省中西部,青藏高原腹地;辖区地形复杂,大致可分为盆地高原和唐古拉北麓两部分,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总面积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2个镇、2个乡;全年常住人口240494人。
大柴旦属于哪个市县
大柴旦行政区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直辖的县级行政管理区,不属于法定的县级行政区但基本类似,行政区域包括德令哈市的柴旦镇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青海省的八个地级行政区之一。其中,大柴旦镇是该州的一个重要地区,被青新公路、柳格公路和青藏铁路贯穿。
大柴旦是镇。大柴旦行政区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的县级行政单位,具体说来更像一个区域而不是单独的市或县。大柴旦地区包括多个镇和社区,如大柴旦镇等。这些镇和社区共同构成了大柴旦行政区的整体面貌。因此,当我们谈论大柴旦时,通常指的是这个特定的行政区及其下属的镇和社区。
大柴旦行政区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直辖的县级行政管理区,虽然不是法定的县级行政区,但功能上与县级行政区相似。 该区域包括德令哈市境内的柴旦镇,这里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一部分。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青海省下辖的八个地级行政区之一。
大柴旦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 大柴旦行政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行政管理区,下辖柴旦镇和锡铁山镇。该区总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海拔在3100-5742米之间,气候干旱少雨,属于内陆高原荒漠性气候。
大柴旦行政区,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设置的县级行政管理区。管理自治州直辖的柴旦镇、锡铁山镇,其管理机构为大柴旦行政委员会,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个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辖3个县级市、3个县,分别是德令哈市、格尔木市、茫崖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另有大柴旦行政区,管理自治州直辖的柴旦镇、锡铁山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德令哈市乌兰东路16号。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公安、工商、环保、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协助农牧主管部门做好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第五条 自治州境内设立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禁止在上述地区猎捕或进行妨害野生动物生存的一切活动。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拥有多样化的自然资源。动物界,州内共有196种野生动物,其中62种被列为国家二类和省级保护,其中包括1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雪豹、蒙古野驴等,还有1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豺、黑熊等。省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20种,如鸬鹚、苍鹭等。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区,气候特征表现为四季不分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显著。年平均气温在-0.5°C至2°C之间,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差异较大,范围在17毫米至487毫米和1359毫米至3521毫米。
托素湖位于中国青海省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是柴达木盆地的三大内陆湖泊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