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回族自治县(亹源回族自治县)免费法律咨询(门源县门户网)
本文目录一览:
描写家乡金色门源的句子有哪些?
门源煤炭资源储量大,煤分有烟煤、无烟煤两种,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丰富,老人们有句话:家里缺了茶叶青盐钱,大梁金场里挖两锨。门源自然植被良好,盛产土特产。
俯瞰万里长江,茫茫苍苍。江面上白帆点点,艘艘客轮吞云吐雾,向天边驶去;时有海鸥翔集,乳燕展翅,咕咕鸣叫。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像一条摇摆飞腾的金龙。宽阔的长江,就像一条烫平的金色飘带,没有一丝皱纹。清清的江水明澈见底,船儿连同游人全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之中。
海北有集沙地、湖泊、湿地为一体的沙岛;有菜花飘香、群蝶飞舞的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有群峦叠翠、林海涌涛的祁连山风光、黑河大峡谷。青海湖的天空,有着城市天空不曾见过的透明;青海湖的湖水,有着城市江水不曾有过的澄净。
金黄色的油菜花,一片片、一簇簇、一层层地往下奔去,它们争先恐后地奔向大地;金黄色的油菜花有成群地盛开,远远地瞅到你就像铺了一片金黄色的地毯。
整个浩门川峰是豪放的一片花海。这里的山山水水都被覆盖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这一片油菜花的海洋,恐怕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大海,而浩门镇在花海中沉浮,似乎就成为了一座大海中的孤岛。
请教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亹源县。1953年改设亹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县。 2000年,门源回族自治县辖2镇、13乡(其中1个民族乡)。
门源县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全称门源回族自治县,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它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东北部,地处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与甘肃省相邻。门源县是一个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的地区,其行政区域总面积达到了69026平方千米。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距省会西宁150千米,距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地海晏县250千米。北靠祁连山脉,南依达坂山,面积达6902平方千米。2004年人口15万,少数民族占582%,主要民族包括回、汉、藏、土、蒙古、撒拉等。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相邻。距省会西宁150公里,距海北州州府驻地海晏县250公里。总面积6896平方公里。1929年设门源县,1953年成立门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门源回族自治县。2013年门源回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亿元。
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的门源回族自治县,隶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距离省会西宁150千米,与海北州府海晏县相距250千米。县境北侧,祁连山脉巍峨耸立,南部则是险峻的达坂山。总面积达到6902平方千米。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门源县人口总数为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2%。
门源回族自治县坐落于中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其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接壤。该地区总面积为689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5万(2004年数据)。门源县的主体民族是回族,占比接近40%,除此之外,还有汉、藏、土、蒙古、撒拉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于此。门源县的名字由来颇为有趣。
国务院批准更改的生僻地名列表
- 黑龙江铁骊县改名为铁力县 - 瑷珲县改名为爱辉县 - 青海亹源回族自治县改名为门源回族自治县 (更多地名更改信息省略)值得注意的是,汉字简化和异体字整理也影响了一些地名,如辽宁省渖阳市改名为沈阳市,河南省濬县改名为浚县。简化字总表是我国最终确定的汉字简化字形总表。
下列地名用字,因为生僻难认,已经国务院批准更改,录后以备检查。
比较生僻的地名渑池、歙县、甪直、涪读、盱眙、邛崃、曾厝垵、爨底下。渑池县: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濒黄河与山西省的垣曲、夏县、平陆隔河相望,南与洛宁、宜阳相连,东裹义马与新安为邻,西界崤函与陕州区接壤。是闻名遐迩的人类远祖起源地和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地。
此外,从1955年3月30日到196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分九次更改了35个县级以上地名中的生僻字,更改的生僻地名字总数37个,单字34个。这也是现行规范汉字的一个依据。学习规范汉字,必须掌握上述字表。
至于具体的改名原因,这就和一个人的一篇文章大有关系了。在1964年的时候,郭沫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这篇文章中提到好些生僻字眼的地名,请把它们改换成同音的常用字。
门源县在哪里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距省会西宁150千米,距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地250千米。北负祁连山脉,南依达坂山。面积6902平方千米。2004年总人口15万人,少数民族占582%。有回、汉、藏、土、蒙古、撒拉等民族,1929 年设门源县,1953年成立门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门源回族自治县。
门源县是中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自治县,不属于某个“市”。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直接隶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 门源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文化丰富,是青海省的北大门。 历史上的门源县是“丝绸之路”的辅道,也是青海省接待游客数量最多的县之一。
门源县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全称门源回族自治县,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它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东北部,地处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与甘肃省相邻。门源县是一个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的地区,其行政区域总面积达到了69026平方千米。
门源回族自治县坐落于中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其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接壤。该地区总面积为689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5万(2004年数据)。门源县的主体民族是回族,占比接近40%,除此之外,还有汉、藏、土、蒙古、撒拉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于此。门源县的名字由来颇为有趣。
门源县,全称为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东北部。这个县隶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是该自治州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门源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东北与甘肃省接壤,南接青海省的大通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西邻祁连县和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