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葭县)律师推荐(佳县律师网)
本文目录一览:
- 1、诗经蒹葭和葭县有关系吗?
- 2、叚加偏旁组成新字
- 3、张达志大事年表
诗经蒹葭和葭县有关系吗?
没有关系。因为佳县是是诗经的生成地,所以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的。
在古汉语中,“蒹”和“葭”这两个字都与植物有关,具体来说是两种初生的水生植物。其中,“蒹”的读音为“jiān”,它指的是没有长出穗的荻草,这是一种生长在沼泽或浅水中的植物,其茎秆细长,叶子狭长。
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在《诗经》中,“葭”特指初生的芦苇,而“蒹葭之思”则常用来形容恋人间的思念之情。此外,“葭葭之亲”和“葭莩之戚”则用来形容关系较为疏远的亲戚,其中“葭莩”指的是芦苇茎中轻薄的膜,以此比喻关系的浅薄与疏远。
蒹葭:泛指芦苇。《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叚加偏旁组成新字
1、葭([jiā):部首:艹部 笔画:12 释义:初生的芦苇:~芦。~莩(a.芦苇中的薄膜;b.喻关系疏远的亲戚,如“~~之亲”)。古同“笳”,一种乐器。
2、加偏旁组字:假、暇、瑕、遐等。假组词:假期、寒假、假货、真假、假设、假山、不假思索、假公济私等。暇:闲暇、无暇、余暇、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等。瑕:瑕疵、白璧无瑕、洁白无暇等。遐:遐迩、遐思、遐想、闻名遐迩等。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3、暇,xiá:释义:空闲时间,瑕,xiá:释义:遐,远也。犌,jiā:释义:力大的牛。鰕,xiā :释义:字从鱼,从叚,叚亦声。“鱼”指“水生动物”。“叚”意为“非原生的”、“寄生的”。“鱼”和“叚”联合起来表示“非原生于水的水生动物”。本义:寄生于水中的陆地动物。
张达志大事年表
1、张达志,生于1911年4月,陕西省佳县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的革命生涯始于青少年时期,1924年,他考入葭县店镇高级小学,开始了他的学习之路。1926年,他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显示了早期的政治热情。1927年春,张达志赴绥德,进入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同时在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年考入葭县店镇高级小学读书。1926年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春赴绥德,考入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习。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春被党团组织派赴葭县王成家村一带,利用小学教员身份从事革命活动。1929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中共葭县特区区委组织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