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洵阳县)律师推荐(旬阳最有名的律师是谁)
本文目录一览:
- 1、旬阳县是不是古代的兵争之地?
- 2、旬阳县属于哪个市
- 3、太极县属于哪个省
- 4、洵阳的介绍
- 5、洵阳县历代行政归属变化如何?
旬阳县是不是古代的兵争之地?
阳县,历史地名:旬阳县,历史上的旬阳县来历与出处,历史地名, 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东汉废。西晋太康四年(283)改置洵阳县。
旬阳东有探险观光的旅游好去处“羊山”、禹穴遗踪、蜀河古镇、双河天门山、红军老祖墓,南有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歪头山溶洞,北有奇山异水游览胜地——公馆风景区;此外,旬阳的古迹、古镇也颇为有名。 旬阳目前的旅游尚在开发之中,交通、服务设施还不齐全,但是却也多了一些原始特色。
旬阳城,又称太极城,位于汉水之滨、旬河之畔。恒古洪荒,岁月迁徙,它静静地坐落在陕南的沃土上。这里历史悠久,秦设旬关,西汉置县,享有“秦头楚尾”和“北国江南”的美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包括秦、楚、巴蜀、岭南、吴越等地的历史文化,以及汉水流域文化。
旬阳县属于哪个市
1、旬阳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是安康市下辖的一个县。它地处秦巴山脉,是陕西南部的一个重要县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旬阳县总面积约为318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总人口约34万人。该地区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而闻名。
2、旬阳县属于安康市。旬阳县,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它位于安康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由安康市代管。这一地理信息是明确的,且在近年来的行政区划中并未发生变化。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旬阳县虽然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在更大程度上是受到安康市政府的领导和管理。
3、属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县境地貌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海拔185-2358米,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年均降雨量851毫米,年平均气温14℃。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形似太极,被誉为“天然太极城”。
4、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隶属于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县城坐落于汉江、旬河交汇处,状若太极,总面积达3541平方千米。这片土地见证了七千年前人类的生存足迹,新石器时代便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太极县属于哪个省
综上所述,当提到“太极县”时,通常指的是陕西省安康市内的旬阳县,这是一个因自然景观而得名的美丽县城。
太极县是陕西省,指的是陕西省安康市内的旬阳县,旬阳县因地形与太极图案较为相似,因为也被人称为太极县。旬阳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东部,是陕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太极县位于陕西省,具体来说是陕西省最南部的地级市安康市内的旬阳县。旬阳县因其地处汉江和旬河交汇处,水流围绕旬阳县城形状像太极图案一样,因此旬阳县也被称为太极县。
洵阳的介绍
1、洵阳今陕西省旬阳县(古属陕西布政司兴安府)旬阳因旬水得名。秦时设旬关,汉以旬关置旬阳县,西魏改旬阳为洵阳,因“洵”字生僻难认,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复改为旬阳县。
2、上海市洵阳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创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7605平方米。学校先后荣获区文明单位、区德育先进单位、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06年学校党支部被区教育党工委授予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建实验基地。
3、张凤翔(1473年-1501年)字光世,号伎陵子,洵阳(今旬阳县)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3年),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乡试中举,弘治十二年(1499年)成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工书法,以左手书写。卒于弘治十四年(1501年)。
4、情况介绍鄂豫陕边地区,地处鄂豫陕三省边界,北起秦岭北麓,南濒汉水,包括陕西南部的雒南(今洛南)、蓝田、商县、商南、山阳、镇安、柞水、洵阳(今旬阳)、宁陕、佛坪、洋县等县,湖北西北部的郧西、郧县等县以及河南西部的卢氏、淅川等县。
5、元文都,洵阳公孝矩之兄子也。父孝则,周小冢宰、江陵总管。文都性耿直,明辩有器干。与段达等推越王杨侗为皇泰帝,任内史令等职,后被王世充灭门。
6、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为汉中府,领两州:金、宁羌,统辖十四县:南郑、城固、洋、西乡、褒城、凤、沔、略阳、石泉、汉阴、平利、洵阳、紫阳、白河,其中南郑为附郭。知府费震在宋城基础上对汉中城进行重修,基本奠定了今天汉中城的格局。
洵阳县历代行政归属变化如何?
在抗日战争期间,洵阳隶属于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督 察专员公署。1950年,随着陕西省人民政府的成立,洵阳的行政归属再次调整,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分区专员公署。1959年,洵阳改隶于陕西省安康地区。1964年,随着汉字改革,国务院批准,洵阳县的名称最终确定为旬阳县。
唐朝末年至宋朝,洵阳多次改属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直至北宋时期,隶属于金州。南宋时,洵阳仍属金州,虽处于宋金边界,但保持在宋的控制下。元朝时,因民不聊生,洵阳被废为巡检司,归属陕西行中书省。明朝时期,邓愈攻占洵阳后,恢复县制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随着历史的推移,旬阳县的归属和名称经历了多次变更,如西魏时改旬阳为洵阳,因洵字生僻难认,又在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复改为旬阳县。2021年1月20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旬阳县,设立县级旬阳市,这标志着旬阳行政地位的提升和变化。
此后,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旬阳归属多次变动,与国家政局紧密相关。隋朝时废郡置县,宋代属金州,宋金对立时期,洵阳境内多民族共存。南宋末期,元朝时期,因人口稀疏,旬阳曾被废为巡检司。明朝时期,洵阳再次归属陕西汉中府,历经改名、行政区域调整。
同时,以洵州为洵阳县,并以洵阳县治置洵阳郡。554年(西魏废帝三年)改东梁州为金州(州治及西城县治由今安康市汉江北岸移至南岸今址)。洵阳郡及洧阳郡均属之。556年(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氏代西魏称天王,建国号为周,史称北周。
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设在洛川,辖洛川、鄜县、中部、宜君、宜川、甘泉6县。民国30年(1941)又辖黄龙设治局。 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设在商县,辖商县、雒南、商南、镇安、山阳、柞水6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