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哈纳尔旗免费律师咨询(阿巴嘎旗司法局)
本文目录一览:
- 1、阿吧嘎旗的矿藏资源
- 2、锡林浩特的建制沿革
- 3、西阿巴嘎西阿巴哈纳尔联合旗简介
- 4、伪蒙疆战犯
阿吧嘎旗的矿藏资源
1、阿巴嘎旗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46种,其中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有12种,如优质长焰煤(玛尼图煤矿储量8600万吨,年开采量5-6万吨,发热量高达4300-5700大卡/千克)、高磷富铁矿(红格尔庙铁矿)、石灰石(罕乌拉石灰岩矿具有极高的工业价值)、萤石、石膏、芒硝等。
2、阿巴嘎旗境内有蕴藏量丰富的矿藏资源,现已发现的就有46种,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12种,主要有煤、油页岩、铁、镍、钙、萤石、石灰石、石膏、芒硝、水晶石等。阿巴嘎旗内有大小四个含煤盆地,约有预测储量219亿吨。
3、锡林浩特市位于锡林郭勒草原中部。北纬43°02′-44°52′,东经115°13′-117°06′。东邻锡盟西乌珠穆沁旗,西依阿巴嘎旗,南与正蓝旗相连,东南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接壤,北同东乌珠穆沁旗为邻。市境南北长208千米,东西长143千米。总面积15758平方千米(简册)/18750平方千米。总人口15万人(2003年)。
4、矿产资源:锡林浩特市资源丰富,能源资源以石油和煤炭为主。二连油田已探明储量达1亿吨,乌兰图嘎煤矿储量达250亿吨,是自治区六大煤田之一。 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极为丰富,已探明有铬、铁 、铜 、锡、钨、银 、锌 、萤石等,其中萤石矿、锡铜矿、芒硝矿以其储量大、品位高而倍受瞩目。
锡林浩特的建制沿革
1、新石器中、晚期,今锡林河水库西侧发现有人类活动遗址。先后出土砍砸器、刮削器及石核、石片等石器,证明距今4000~6000年以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从事涛游猎养畜和原始手工业生产。
2、锡林浩特市是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新兴的城市,于1983年改成市建制,是锡林郭勒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国的开放城市。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草原风情,被誉为璀璨的“草原明珠”。全市面积18750平方公里。
3、建制沿革 1949年,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划归锡林郭勒盟中部联合旗;阿巴哈纳尔右翼旗划归锡林郭勒盟西部联合旗。1952年5月26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中部和西部联合旗合并,统称锡林郭勒盟西部联合旗。
4、锡林郭勒盟在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驻地锡林浩特市。北与蒙古国接壤,南邻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西连乌兰察布市,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重要作用。
5、区号:0479 邮编:026000 位置:位于锡林郭勒盟的中部。区划:锡林郭勒盟下辖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多伦县、阿巴嘎旗、西乌珠沁旗、东乌珠沁旗、苏尼特左 旗、苏尼特右旗、太仆寺旗、正镶白旗、正蓝旗、镶黄旗。美丽富饶的锡林浩特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的正北方,盟府锡林浩特至北京直线距离460公里。
西阿巴嘎西阿巴哈纳尔联合旗简介
西阿巴嘎西阿巴哈纳尔联合旗,位于现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其历史可追溯至1950年,当时由西阿巴嘎旗与西阿巴哈纳尔旗合并而成。旗的行政中心,即罕布音庙,位于今日的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在1952年,该旗与西阿巴嘎东阿巴哈纳尔西浩济特联合旗进行了合并,形成了西部联合旗。
从1947年开始,阿巴嘎旗一直隶属锡林郭勒盟。 1948年,阿巴嘎右、阿巴哈纳尔右旗合并为西部联合旗,阿巴嘎左、阿巴哈纳尔左旗合并为中部联合旗。1952年,中、西部联合旗合并,统称为西部联合旗,旗政府驻地设在汉贝庙。1956年7月,西部联合旗改称为阿巴嘎旗。
阿巴嘎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是北方游牧民族和各部落活动频繁的地方,其名“阿巴嘎”源于部落首领别力古太,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异母弟,蒙语意为“叔叔”。旗的行政演变历经多次分合,1949年,阿巴嘎右翼旗与阿巴哈纳尔右翼旗合并为西部联合旗,中部联合旗则由其他旗合并而成。
伪蒙疆战犯
1、日本侵华战争时在中国扶植了3个伪政权:最早的是溥仪在东北成立的伪满洲国,最出名的是继续打着中华民国旗号的南京汪精卫伪政府,第三个就是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当然这些伪政权在日本投降后就成了汉奸和战犯。
2、在918之后为日本人服务 为伪满摇旗呐喊的包括汉、满、蒙、朝各族的较有影响力 并且在伪满政府中供认伪职的人。
3、年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遵照特赦令释放了50名“确实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包括原属蒋介石集团的战犯45名(如范汉杰、李仙洲等强硬人物),原属伪满洲国的战犯4名,原属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犯1名。
4、第二次特赦(1960年11月28日)1960年1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遵照特赦令释放了50名“确实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包括原属蒋介石集团的战犯45名(如范汉杰、李仙洲等强硬人物),原属伪满洲国的战犯4名,原属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犯1名。